以梁东正老师的授课为例。梁东正老师在谈第一次教学设计时说:“在这一课的教学之前,也上网查阅了很多关于《门》的教学设计,看到很多教师比较好的教学方法,然后借鉴过来,成为我上这一节课的方法,就是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文章,抓住中心句,然后引领学生逐层分析,遇山开山,遇河搭桥,把每段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抽出来分析理解,这样上课,条理性是有了,重点也抓到了,但问题是学生始终非常被动地接受,而且文本钻了进去,却出不来,课堂气氛相当沉闷,我根本拉不动学生,最后也没让学生思考就仓促打出主题思想草草收场。”
备课组听完梁老师的第一次试教后,给予了很多肯定,也提出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。比如,王玉楼老师建议导入用的图片重做筛选。吴晓军老师建议采用“文体阅读法”,直接按照议论文的解读方式来解读这篇议论性散文,化繁就简,这样反而容易让学生掌握方法。先整体阅读,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,然后分析论证方法,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(举了生活之门、社会之门、心灵之门、生命之门等例子)、比喻论证等,分析论证方法时,就可以把几个难点句子也解决了(如比喻说理句——“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”“生命并不像一斗烟丝……”)宋喜盘老师第一个建议是将导入的“门”图片换成“开门”“关门”的视频或图片,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直接思考“开门”“关门”的含义。第二个建议是一定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,让学生自选出“含义深刻的句子”并小组讨论。第三个建议要读写结合,抓好作文训练,可以由门想到社会上带“门”的新闻事件,写时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