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握着手,看着天,不语。
一个神秘的微颤,
经过我们两心深处。
创造社成员写作新诗或者在创造社刊物上发表新诗的,还有成仿吾、田汉、邓均吾等人,然而,这些诗歌在情调与风格上没有比郭沫若诗歌提供更新的东西。不过,穆木天、王独清与稍后冯乃超的诗歌,试图将郭沫若的浪漫抒情导向现代的诗意象征。尽管他们身上仍有浪漫主义的印记,但毫无疑问,他们在中国是较早推崇象征主义诗歌的。
穆木天(1900—1971),原名穆敬熙,吉林伊通人。1920年赴日求学,1921年参加创造社。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下,他认为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理论“把中国诗坛害得断子绝孙”,他推崇“纯诗”,强调诗歌的暗示,反对说明性的散文笔法。1927年他在创造社出版部出版诗集《旅心》,收入“五四”之后所作新诗。且看《落花》的前两个诗节: